直击洪水漫过的吉林舒兰村庄:村民返家重整生活
邢东矿矿长谢国强说,这项井下采选技术已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科技项目支撑计划。
在重整程序中,债务人企业可以继续经营,企业的资产价值得到有效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可实现最大化,职工就业也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方的积极配合与努力,重整后,联盛集团对市场充满新期待。
柳林县委书记王宁认为,联盛集团当前虽遇到重大危机,但同时也是机遇。联盛集团是山西省最大的煤炭民营企业,该集团包括山西联盛能源有限公司及其控股的多家投资公司及下属的多家煤矿企业。柳林县法院经过审查认为,联盛集团重整申请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具备申请重整的条件。重整制度在国内外运用非常广泛。为了维持公司的经营发展,维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联盛集团依法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
该集团投资38亿元建设的山西联盛农业生态文化园区,使2万多名当地农民逐步流转到新型农业合作社。联盛集团主产的焦煤价格由2008年最高时的每吨1500元下降到目前的每吨近600元。当时,政府和企业携手向国家争取周边煤炭资源,然而,时至今日,周边资源争取尚无结果,深部勘探并不理想。
哪儿去了呢?到处找,出了地窨子一看,河沟的水打着旋儿,大家的鞋都在小河沟里漂着呢。第三,好好利用我们党的动员机制和能力,要对历史负责,并且把对历史负责摆在最前面,只争朝夕,20年很快。建矿初期,大家在地窨子里生活、办公。2009年,龙煤七台河分公司因在采高不足0.8米、大倾角的煤层中精采细采,高效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得到国务院3000万元的奖励。
他在深入调研后,高度评价了七台河市提出的依托煤、延伸煤、不唯煤、超越煤的新思路和全力推进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新举措。1957年,勘探队对七台河煤炭资源精心勘探,拿出了概查报告,为七台河矿区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33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4%。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政策研究部主任张宏介绍了报告的编制背景和亮点。本次会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田会、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严天科,以及来自全国主要产煤省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炭协会负责人和部分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等百余人与会。小型煤矿数量下降到1万处以下,产量比重降到17%以下。
大基地、大集团、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煤炭生产的主体。当日,《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究报告2013》同时发布,报告主要反映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历程,展示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总结行业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所取得的成绩,探索煤炭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梁嘉琨对十一五以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到2012年,全国10个产煤省区煤炭产量超亿吨,有7家企业产量超亿吨,52家企业产量超千万吨。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钱平凡、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事业部经理赵宇生、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巫克力、北京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骏分别就矿产资源消费规律与供需形势、煤炭供应链管理、煤焦期货、动力煤期货等问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并对煤炭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煤炭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思路。
11月24日,《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暨煤炭产业未来之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改革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在致辞中指出,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初步研究预测,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8亿吨左右。
今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对煤炭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梁嘉琨表示,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煤炭行业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惯性思维,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不断丰富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的思想内涵,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努力构建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60%以上,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他表示,两份报告自2007年起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先后推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已成为协会服务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的重要品牌,为全面了解煤炭行业提供了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小型煤矿数量下降到1万处以下,产量比重降到17%以下。大基地、大集团、大型现代化煤矿已经成为煤炭生产的主体。本次会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田会、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严天科,以及来自全国主要产煤省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炭协会负责人和部分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等百余人与会。当日,《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2013》、《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究报告2013》同时发布,报告主要反映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历程,展示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总结行业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所取得的成绩,探索煤炭工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梁嘉琨对十一五以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到2012年,全国10个产煤省区煤炭产量超亿吨,有7家企业产量超亿吨,52家企业产量超千万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政策研究部主任张宏介绍了报告的编制背景和亮点。
梁嘉琨表示,面对新时期、新形势,煤炭行业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惯性思维,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不断丰富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的思想内涵,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努力构建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11月24日,《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暨煤炭产业未来之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今后一个时期煤炭行业改革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
14个大型煤炭基地产量33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4%。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嘉琨在致辞中指出,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初步研究预测,到202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48亿吨左右。
他表示,两份报告自2007年起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先后推出,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已成为协会服务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的重要品牌,为全面了解煤炭行业提供了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今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对煤炭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钱平凡、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事业部经理赵宇生、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巫克力、北京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骏分别就矿产资源消费规律与供需形势、煤炭供应链管理、煤焦期货、动力煤期货等问题作了精彩的演讲,并对煤炭行业未来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推进煤炭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煤炭工业发展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思路。目前,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60%以上,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煤炭工业仍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梁嘉琨24日说,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看,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初步研究预测,到2020年全国煤炭年消费量将达48亿吨左右。
梁嘉琨说,煤炭行业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近10年来快速发展的惯性思维,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打造中国煤炭工业升级版,构建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报告认为,作为我国的主要基础能源,煤炭需求总量还将适度增加。
他说,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仍在60%以上。煤炭工业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煤电一体化、煤焦化一体化、煤炭现代物流等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当日发布的《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据测算,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为35.2亿吨。我国人均煤炭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保障能力不足,结构调整与转型发展任务艰巨,生态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制约着煤炭工业发展。
梁嘉琨是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4日举行的《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梁嘉琨介绍说,全国煤炭产量由2005年的23.5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36.5亿吨,年均增加1.9亿吨。
煤炭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前景依然广阔。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行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2.48万处减少到2012年的1.4万处左右,平均单井规模由9万吨增加到26万吨煤炭绿色开采、生态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